头雁来了 | 迟永超:手握“新农具”耕出“智慧田”

来源: 河北经济日报  
2024-07-10 15:48:36
分享:

  6月底的阳光很刺眼,在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南大港产业园区一分区北尚庄健超农机合作社,自打夏玉米播种后,合作社负责人迟永超几乎每天一早都要来转上一圈,瞧瞧玉米长势,查看有没有杂草、虫害、锈病,是不是到了飞防的最佳时机。

  作为种植思想前沿、农机操作娴熟、技术掌握全面的90后“新农人”,迟永超既为自家玉米操心,更为合作社承包的玉米地操心。

  此刻,丰收的旱碱麦已经进仓入囤。迟永超走在金色的麦茬地里,黝黑的脸上漾起灿烂的笑容。回忆起半个月前,多台联合收割机驰骋在这片园区的壮观画面依然历历在目,仅仅4天时间,合作社5000多亩旱碱麦就被割了个精光。

迟永超种植的旱碱麦喜获丰收。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李佳琦 摄

  迟永超种植的旱碱麦,多数一亩地能达到300公斤到340公斤的产量,好地块竟超过了400公斤。这样的土地,这样的收成,祖祖辈辈做梦都不敢想!大囤满、小囤流的愿景,结结实实地实现了。

  “你来看,这可是我们粮食丰产增收的关键。”顺着迟永超指引的方向,记者看到玉米秆都种植在被黑色地膜全地面覆盖的土壤上,仿佛给粮食加了层衣裳,达到保墒效果。

  “这就是我们跟中国科学院合作试验的地膜覆盖旱碱麦栽培技术。”迟永超介绍,这项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水分蒸发,增温保墒,抑制杂草和害虫发生,促进农作物更好生长,还可以延长小麦播种时间,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每亩地比常规种植多产100斤粮食,为广大种植户提供了高产稳产的有力保障。

沧州市农科院的专家在迟永超种植的旱碱麦地里进行研究。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李佳琦 摄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副站长郭凯说:“采取土下覆膜打孔穴播种植小麦的方式,能够较好利用土壤水分,达到节水控盐的效果,在咱们旱碱麦种植区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在实际操作中,研究中心人员不断研究改进现有播种机械,发明了适宜覆膜小麦播种的小麦覆膜穴播机,已成功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谈起这些新农具,迟永超骄傲地说:“我哥哥迟永健是发明人之一。算上小麦覆膜穴播机,我们合作社有四十台套大型农机,在平整土地、播种、收割等各个阶段,在土地保墒保水、播种效率、小麦抢收等方面都更有优势。”

  以科技赋能、用科学管理,是南大港产业园区一分区北尚庄健超农机合作社小麦丰收的密码。

迟永超在给玉米喷洒除虫剂。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李佳琦 摄

  今年夏玉米播种,迟永超又创新了大豆玉米套种模式,将原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4∶2模式,改为6∶4模式。“4行玉米,6行大豆,玉米全部采用大小行。边行是紧凑型、耐密植的矮秆品种,中间两行用的是高秆、耐阴型、抗倒伏的品种,这样能充分利用光感效应,通风透光,能提高玉米产量。”迟永超介绍说。

  此外,他还采用滴灌技术,让农作物既能“喝饱水”又能节水。农田里一条条黑色的滴灌带上有针眼般大小的小孔,细细的水珠从小孔涌出,渗入地垄里,滋润着玉米、大豆种子,催其发芽出苗。

  迟永超告诉记者:“滴灌模式的优点是节水保肥,后期追肥也不需要人工再介入。大豆每亩地增产30斤到50斤左右,玉米每亩增产300斤到500斤左右。”

  农业强国,关键在人。像迟永超一样的新型职业农民正快速成长,成为推进粮食高产稳产的重要力量。

  “我今年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能参加‘头雁’培训,是农机班第13期学员。这次的学习,不仅是对我个人技能的提升,更是对未来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的深入了解。”说起在中国农业大学学习的那段时间,迟永超激动万分。

迟永超在检查农业机械。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李佳琦 摄

  原本他想自己有片地,有不少机器,当个农场主就很好了。直到参加培训后,迟永超向记者说了一个词,重复了三遍,那就是:格局!

  “除了学习技能知识外,我感觉自己思想格局也一下打开了,我们这些‘头雁’学员身上还有一个担子,那就是带领当地老百姓一同增收致富,从家富到国富。”迟永超坚定地说道。

  “下一步打算怎么做?”记者问他。迟永超说:“发展智慧农业,试种新品种,引进新技术,用更少的人种更多的地,为粮食高产稳产作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新技术,旱碱麦,夏玉米,智慧农业 责任编辑:贾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