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更好服务区域发展

来源: 河北经济日报  
2024-07-26 08:31:28
分享:

  □吕建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赋予了教育新的历史使命、战略定位和发展格局。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融汇点,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生力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地方高校尤其要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破题”,成为支撑和引领区域发展的先导力量。

  我省地方高校要深刻认识到高等教育肩负的责任使命,明确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强化科研服务社会的能力,按照区域发展战略的资源整合逻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产学研协同攻关、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更好地服务区域发展战略。

  为我省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保驾护航

  今后一段时期,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主要集中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挖掘内需潜力扩大有效投资、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全面绿色转型发展、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

  作为地方高校,理所当然要为我省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保驾护航。这为河北地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省地方高校也正处于创新发展、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对创新创造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我省发展目标的提出为区域发展和高校发展提供了新的结合点。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更加符合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及科技创新的需要;高校的科研活动要立足于京津冀及雄安新区的发展现实,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与政策创新研究;在城乡融合、绿色发展及防范经济风险方面提供资政建议;以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有力支撑我省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我省高校服务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多年来,我省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发展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出现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及政策建议,在服务区域发展方面作出了贡献。但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我省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尚存在诸多短板,主要体现在: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相关人才培养不足。近十年来,我省高校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本硕博毕业生,但总体来看,数量有余而适用性不足。尤其我省10大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人才难以满足。究其原因,我省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理念方面存在问题。部分地方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模式的设置时,缺乏深入探讨和分析,也没有把企业需求等因素加入培养模式中,应用性和实践性特色并没有凸显出来,这就使得地方高校的学生缺乏自身特色,难以满足地方发展的要求。

  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总体来看,我省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发展及储备人才等方面仍处于发展阶段,研究成果和人才储备弱,实践经验不足。这使得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无法顺利实现,高校教学科研和区域发展没有有效融合。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相比国家重点大学,我省的师资力量明显偏弱,无法有力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尤其缺乏既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又具备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的高层次双师型人才。地方院校的属性、科研配套设施的局限以及研究平台的缺乏也不利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无法有效服务我省区域发展。

  校企合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与合作平台。而我省地方高校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不强、科研成果转化积极性和效率不高。原因在于校企合作机制不畅。产学研的联动优势没有充分发挥。部分地方高校的教育思想过于传统,且没有健全的管理机制,导致其服务地方发展的意识不强,与服务地方发展紧密相关的机构并未得到有效建设,因而地方高校的科研优势和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分析

  创建地方高校多样化培养模式。地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对培养高水平人才非常有利,对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建设有至关重要的现实作用。因此要加强地方高校与企业和政府的交流合作,制定理论实践相融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加强与当地企业合作,地方高校利用自身科研优势,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盈利产业,为企业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由企业提供实习平台,地方高校学生毕业可以优先进入当地企业实习。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应对校内专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重点发展应用实践型课程,基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高专业结构优化率,完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计划。

  优化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学术交流合作,为地方高校教师提供培训和进修的机会。通过举办学术会议、讲座等活动,来促进地方高校教师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增强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定期组织高校教师参加培训和进修课程,帮助他们掌握新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只有师资队伍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以往的教学模式弊端已经被认识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正在形成。这有利于我省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此外,转变科研激励机制,要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高校科研活动的重要目标,鼓励服务区域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科研项目引导和科研成果转化。与此同时,引导加强地方高校的学生开展双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企业产品、共同进行技术创新。

  完善地方高校的校企合作机制。地方高校要及时了解企业与社会当下的需求,积极进行校企合作,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可以采取实行双聘制模式,地方高校和企业一起同时聘用一名教授或科研人员在高校和企业工作,这样企业能很快获得地方高校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了解科技进展,高校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企业的技术支持,以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可以实行地方高校学术实习模式,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企业在此过程中培养了所需要的技术人才。可以实行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模式,同企业一起开展科研项目,对企业科研技术和生产技术方面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丰富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领域和路径。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关键词:高校,地方经济 责任编辑:赵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