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这一天,河北沧州东光县连镇一位谢姓乡绅,招呼伙计到南方采购2万余斤糯米。
这位谢姓乡绅组织村民、伙计用糯米熬粥,然后将糯米过滤出去,只留下糯米浆,这种糯米浆的黏性很大。他们将糯米浆、白灰、黏土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筑堤夯实,一层接一层筑堤。这种“三合土”不怕水流冲击、不怕浸泡,而且越泡越结实。
为了纪念这位谢姓乡绅的义举,这一段筑堤大坝就被叫作“谢家坝”。
200多年过去了,现在,你到东光县连镇镇五街、六街交界处,南运河东岸的拐弯处,仍能看到这道大坝。谢家坝整个坝体长218米,厚3.6米,高5米,保存基本完好,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那么,问题来了——这位谢姓乡绅为啥要在这里修建大坝呢?
明清时期,南运河处于九河下梢,弯道特别多。直线行船,水流湍急,行船安全难以保障,所以古人便刻意保留自然地形弯道和人工做弯。大弯的作用犹如盘山公路,通过延长距离换取坡度的降低,水面因而平缓,利于行船,故有“三弯顶一闸”之说。
但是,在弯道处,由于河水冲刷,河堤如果不坚固,遇河水暴涨,就有可能决口。谢家坝这处运河是个险段,正好有个弯,历史上洪水在此处多次决口,沿岸百姓遭了殃。
据史料记载,自从修筑了谢家坝后,此处再也没有决过堤,当地再无水患发生。
这么坚固的大坝,谢家坝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大运河谢家坝水工智慧博物馆,我们找到了答案。大坝夯土层以下是1米多的毛石垫层,毛石的作用是什么呢?缓冲外力对大坝的冲击,如果这个大坝像墙一样是死的,就特别容易倒。毛石垫层下面,是一头削尖的柏木桩插入泥土中打底,它的作用就是再一次缓解外力对大坝的冲击。
人们不由得感叹:谢家坝不愧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处处凸显着水工智慧!
策划:徐光 于杰
文案:吴新光 石鹏飞
后期:刘学民 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