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沧州吴桥县是杂技之乡,在这里,“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
这个秋天,在吴桥杂技大世界鬼手居剧场内,观众络绎不绝,人们眼睛眨都不眨地盯着台上,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台上一位老人正在表演“三仙归洞”。老人出神入化的表演,让人目瞪口呆。
表演绝活的这位老人叫王保合,人送外号“鬼手”,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桥杂技的代表性传承人。吴桥杂技的印记深深刻在他的心中。
王保合打小就跟着父亲、哥哥、姐姐游走江湖,靠着两条腿,肩挑担、手推车,带着简单道具,沿着大运河边走边撂地摊、耍杂技。
在王保合老人心中,大运河是杂技文化天然的“传送带”。吴桥杂技能传播这么久、这么远,为啥呢?你听——“小小铜锣圆悠悠,学套把戏江湖走。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游。南北二京都不收,条河两岸度春秋……”
这是吴桥街头艺人相传的“锣歌”。这里的“条河”,就是民间对大运河的称呼。
京杭大运河贯通后,特别是明清以来,由于运河漕运发达,带动了沿河码头、城镇的兴盛、发展。吴桥的杂技艺人沿着大运河这条流动的通道,北上南下,走出故乡,走向世界,成就了杂技界“没有吴桥不成班”的佳话。
大运河滋养孕育了吴桥杂技,千年吴桥杂技又丰富了大运河文化。近年来,当地统筹产业、生态、交通、文化、旅游等功能,实施了大运河治理修复提升工程,大运河周边人居环境越来越美。
在吴桥,既能观看吴桥杂技,又能欣赏大运河的美景,这种感觉——倍儿爽!
策划:徐光 于杰
文案:吴新光 石鹏飞
后期:刘学民 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