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经济日报讯(通讯员 李贺玲)3月11日,石家庄市鹿泉区第二实验小学将中医药文化和劳动教育结合,正式揭牌“中医药劳动实践基地”,在探索特色教育之路上迈出了坚实且具创新性的一步。此举将中医药文化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为莘莘学子打造了一片全新的成长沃土。

“中医药劳动实践基地”。李贺玲 供图
近年来,鹿泉区第二实验小学先后被评为“石家庄市十佳健康促进学校”“石家庄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实验校”“河北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特色学校”。2013年,该校将中医药作为高年级的校本课程融入课堂教学,并精心筹备打造了一块中草药劳动实践基地,以前名为“百草园”,现在将基地扩建为智慧农场水培基地和 “一分责任田”劳动实践基地两部分。学校依据不同年龄层次需求,进一步丰富劳动实践课程体系,为同学们搭建一个亲近劳动、体验劳动、热爱劳动的优质平台。
三年级学生负责水培基地,通过学生亲手记录中草药的生长日志,了解中草药的生物学特性、生长规律,以及水培这种特殊种植方式所涉及的植物生理学、营养学等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拓宽了科学视野。学生们还可以分享自己的观察发现、经验心得,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水培基地成熟的中草药将会分发到一二年级班级中,继续观察它的成长。这样全校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走进中草药的奇妙世界,亲身体验其魅力与价值。
四至六年级的学生负责种植区域,就是一座天然的百草园,柴胡、黄芪、金银花、枸杞等各类常见且珍贵的中草药植株错落有致。在这里,大家可以亲手参与从播种、灌溉、施肥到收获的每一个环节,真切感受植物生长的韵律,了解不同草药的生长习性、生态环境要求,领悟“天人合一”的农耕智慧。

“一分责任田”劳动实践基地。李贺玲 供图
鹿泉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王景丽表示:“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劳动教育,是我们基于新时代育人需求做出的创新尝试。一方面,希望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劳动过程,强健体魄、磨炼意志;另一方面,让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在校园扎根,培养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信,为他们的成长筑牢根基。”
“中医药劳动实践基地”的正式落成,既是传承,更是创新。该校将以此次授牌为全新起点,持续优化课程设置,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精准定制劳动实践方案,让这片土地成为学生学习中草药知识、体验劳动乐趣、收获健康理念的精神家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时代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