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经济日报讯(通讯员 王印河)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东矿从修旧利废入手,着眼大局,精细着力,杜绝浪费,深挖节能降耗潜力,控本增效工作取得成效。
该矿维修中心将眼光瞄准加工设备的技术革新,通过量身自加工维修设备,有效拓宽了材料自加工和设备自修的范围。锚杆机是掘进进尺支护中必不可少的设备,维修费用高,一旦出故障不及时更换,就会影响生产。面对这一难题,维修中心发动技术骨干攻关,经过多次大胆创新实践,维修工将锚杆机进行拆解,符合标准的进行清理,上润滑油,按照密封要求进行更换。对不符合标准的重点查找原因,例如马达不转了,检查每个轴承是否损坏或位置变形,轴承座及垫圈是否磨损严重,齿轮咬和是否顺畅,传动部分的间隙能否达到要求。将损坏和磨损严重无法修复的配件进行更换,对磨损较轻地进行修复或再安装,然后将修复好的锚杆机上实验台进行实验,达到各项指标就可入账交付使用了。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周期,节约了可观的配件购置费。
该矿以往维修支架全部外委,不仅费用高,而且周期长。维修中心详细了解液压支架的维修技术知识,向支架厂家技术人员“拜师学艺”,了解支架的性能构造等,终于成功修复了重型液压支架,结束了支架全部外委修理的历史。皮带托辊是井下使用量大、故障率高的设备之一,以前该设备维修基本靠外修,主要维修难点是没有专业工具将磨损的轴承拆出来。随着自修业务的逐步积累,维修中心自己动手,加工制作出了专门针对皮带托辊的轴承拆出简易设备,效果不错。
在废旧物品利用上,维修中心可谓物尽其用。针对支护钢材的回收,维修中心将各类废旧钢材被分类摆放,变形不严重的锚杆、托辊、链条等材料,全部校正翻新,易损件损坏的尽量更换自加工的配件,变形严重无法修复的,锚杆、托辊、大链和其他小设备,全部拆解,将有用配件一一上油防锈待用,仅每月利用废旧锚杆加工电缆钩、S钩600余件,节省成品购置费5万余元。针对皮带等大量非钢材类回收废品,则根据井下实际不断找到新的利用点,比如废旧皮带通过“大裁小”“宽裁窄”重新复用。维修中心除了对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减速机等传统设备进行日常维修外,还首次尝试对液压平衡阀、采煤机电机接线盒螺丝孔、立柱等设备进行修复,填补了维修中心在这些领域的技术空白。一季度以来,维修中心共修复各类设备5720余台,加工件5560余件,节约维修费用138.5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