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烟成群)3月28日,河北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制定《2025年河北省稳外资工作措施》,推出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领域开放试点等14项措施,进一步加大引资稳资力度。
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领域开放试点。支持石家庄市、雄安新区争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支持河北自贸试验区正定片区、雄安片区争创国家生物医药领域扩大开放试点。
推动外资法律法规制度落细落实。落实国家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政策,保障外资企业市场准入、经营许可等方面同等待遇。
支持外国投资者股权投资。引导优质外资长期投资我省上市公司,支持符合相关条件的外资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支持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参与我省私募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
对接国际高端客商资源。聚焦可能形成重大外资招商项目的产业领域和开发开放区域,组织重点市县和园区谋划重大外资招商项目;积极参与进博会、厦洽会、服贸会等重大经贸活动;组织有关市县(园区)、重点企业赴重点国别和地区,参加“投资中国”境外投资促进活动。
推动国际化招商项目。由省、市及相关部门领导带队,赴欧美、日韩、新加坡、东南亚、中东和港澳等重点国家和地区开展投资推介活动。组织京津冀国际招商会客厅系列活动,依托廊洽会国际高端客商展商资源,推动精准对接,达成合作意向。
提升园区承载功能。支持利用外资集中的重点经开区建设国际合作产业园,有针对性地开展国别化招商。支持外资企业在综保区内设立研发中心。
落实财税优惠政策。精准推送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递延纳税、鼓励类项目进口自用设备减免关税、外资研发中心进口设备免税和采购国产设备退还增值税等政策,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
保障重大外资项目用地。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合理保障外资项目土地要素需求。对省政府确定的优先发展产业且用地集约的工业项目,土地出让底价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对应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的70%执行。
提升审批监管便利化水平。按照“特事特办、即到即办、优先审批”原则,对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外资重点项目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持续提升药品生产许可审批服务质效,助力外资企业创新药物上市。
优化外资企业营商环境。做好外资并购、跨境换股登记工作,深化外资企业年报“多报合一”改革。及时协调解决外资企业诉求纠纷,帮助企业化解投资、建设、经营和增资扩股难题。
强化重点外资项目跟踪服务。发挥省重点外资项目专班作用,实现项目在谈、签约、在建、运营全流程跟踪服务,推动尽早建成投产。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项目申报国家标志性外资项目。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对接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定制专属产品。建立“白名单”企业库,对属于绿色能源、高端制造等国家重点支持领域的外资项目,推动银行机构“一企一策”差异化授信。
促进贸易便利化。落实简化通关手续、降低查验率措施。助力外资企业出口货物享受协定伙伴方关税减免。
便利国际商务活动。加大APEC商务旅行卡推广力度,推动在外商集中地市设立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为符合条件人员提供过境免签签证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