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力量・潮起时|鑫海控股:“智慧专家”赋能化工产业升级

来源: 河北经济日报  
2025-03-31 12:16:26
分享:

 

  河北鑫海控股集团生产基地。

  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烟成群

  在转型升级进程中,一家年销售额超千亿元的民营炼油企业正积极拥抱人工智能,以大模型为引擎,实现从传统炼化到智能工厂,从经验决策到数据驱动决策的转型升级。

  日前,在位于沧州渤海新区的河北鑫海控股集团(下称鑫海控股),大数据智能中心工作人员正对新研发的数字人进行化工知识“培训”,让它成为精准服务化工行业原料供应、工艺管理、安全生产、设备运行等各个流程的超级智能中枢。

  “我们去年底创建应用了全国首个化工领域大模型,开启了把‘经验式判断’转向‘数据流护航’的升级之路。”该公司副总工程师何晓光告诉记者,这个大模型就像是化工生产领域的超级“智慧专家”。它不仅能整合原料供应、生产工艺、设备运行、经营管理等所有环节的知识、经验和数据,还能提前预测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给出调整方向和应对策略,保证生产平稳高效运行。

 

  鑫海控股的中央控制室。

  据介绍,鑫海化工大模型总投资8500万元,以百度基础大模型为坚实底座,注入海量专业化工知识语料,经持续训练与深度学习,成为化工领域的超级智能体,精准服务于化工生产全流程。

  在传统化工生产中,员工遇到问题时,查阅资料、咨询专家耗时费力,且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难以保证,而化工大模型的智能问答功能,能在实现“秒级响应”的前提下给出精准回答。

  “智能问答场景大大提高了员工解决问题的效率,进而提升了整体生产效率。自上线以来,已累计解答问题超50000个,准确率达98%,员工问题解决时间从平均4小时缩短至1分钟,整体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何晓光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化工大模型的应急演练辅助场景同样给鑫海控股带来了便利。传统应急演练通常依赖于预先制定的固定方案,缺乏灵活性和对复杂情况的实时应对能力。化工大模型能够基于应急政策法规、化工生产运行情况等要素,通过智能算法动态生成贴合实际、具备高度针对性与灵活性的科学演练方案,深度模拟各类突发事件,使员工如同置身真实场景,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大幅提升。

 

  鑫海控股的化工大模型数字人。

  任何创新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应用场景集成时,大模型预测的准确度需要反复调试优化;训练过程中还需竭力避免“幻觉”现象的发生,这无疑增加了研发的难度与复杂性。另一方面,大模型训练数据在格式和内容要求上与现有数据差异巨大,需要进行大量的技术攻关。

  研发团队成员、大数据智能中心副主任张震回忆,参与鑫海化工大模型项目,最让他难忘的是数据清洗攻坚阶段,难度超乎想象。但大家都没有丝毫退缩,研发团队主动开启“白加黑”模式,日夜研究更高效的数据处理算法,业务部门同事也全力配合。靠着团队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最终成功攻克数据清洗难题,为大模型的训练铺平了道路。

  根据规划,鑫海控股今年6月份将完成大模型的国家网信办备案工作;9月份完成设备预测性运维应用场景的上线使用;年底完成AI生产装置数字孪生应用场景的上线调优;年底完成巡检机器人上线。届时,产品收益率提高1%,能耗降低3%—5%,事故发生率降低70%,单装置经济效益每年可提升千万元以上。

  记者了解到,作为河北唯一一家“双权”(进口原油使用权、进口权)民企,鑫海控股今年迎来减油增化、向新材料战略转型的关键转折,企业正全力推动化工新材料基地项目的建设工作。该项目一期预计2027年投产,届时,公司销售额可达2000亿元,税收300亿元,全部项目投产后,将向着5000亿元销售额迈进。

 

  化工大模型监控平台。

  何晓光介绍,人工智能新技术日新月异,化工大模型还将引入DeepSeek,实现升级换代。未来三年,公司将高标准完成大模型在安全提升、生产管理、运营辅助等22个应用场景落地。后期计划构建河北省专属化工行业大模型体系,覆盖省内一半化工园区,赋能化工产业升级。

  “政策的支持为企业提供了坚实的后盾,让我们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技术研发与创新中。这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我们为行业变革贡献力量的神圣使命。”鑫海控股副总裁胡金刚表示。

关键词:化工,模型,控股,应用场景,民营企业 责任编辑:李丽钧

推荐阅读

">